培訓室和演播廳,是視頻會議應用中比較高級,比較復雜的一種場景。需要配置的Cisco視頻會議終端如下:
一、主機:Codec Pro或Codec EQ
Codec編解碼器,是視頻會議的核心處理單元,即心臟。麥克風和攝像頭采集到的音視頻信息,送到Codec編碼器進行壓縮、編碼、并發(fā)送到視頻會議MCU或軟件中;同時把遠程發(fā)送過來的音視頻流,經過Codec解碼器進行解碼、還原后,送入到揚聲器和顯示屏上進行播放和顯示。
Codec Pro和Codec EQ,其核心處理能力基本相同,但Pro的接口類型更為豐富,數量也更多,例如可以接入8路鳳凰頭音頻輸入,3路鳳凰頭音頻輸出;5個HDMI的視頻和共享輸入口等
而EQ上面就沒有鳳凰頭接口,只有3個3.5mm的模擬音頻輸入口,用于接入思科自己的麥克風,1個3.5mm的模擬音頻輸出孔
二、攝像頭,可搭配Quad Camera, PTZ4K; P60
Quad Camera, 是一個條狀的設備,可實現(xiàn)1080P*60幀/秒輸出。包含了4鏡頭的追蹤攝像頭,同時包括了麥克風和揚聲器功能,摘要如下
? 4個2000萬(5056 x 3888)像素的CMOS影像傳感器,帶機器學習智能切換的攝像頭
? 1/1.7 CMOS;7x 變焦;f/2.0 光圈;83°水平視角/ 50°垂直視角;自動變焦、亮度調節(jié)和白平衡
? 自動取景(語音識別+人臉檢測)、發(fā)言人追蹤,智能人像框景
PTZ是一個人像追蹤攝像頭,20倍光學*12倍數碼變焦能力;水平廣角71°;平移范圍:+/- 100°;傾斜范圍:+/- 25°。可實現(xiàn)1080P*60幀/秒,或4K*30幀/秒視頻輸出
三、麥克風:桌面麥克風;吸頂麥克風
在培訓室和演播室中,均采用“吸頂麥克風”,分為模擬式(下圖左)和數字式(下圖右)。模擬和數字麥克風的主要差異如下:
? 拾音半徑(4米:3.5米)、拾音角度(180°:360°)
? 連接方式(音頻線:網線連接)、可級聯(lián)的數量(4個:8個)
? 能否支持語音追蹤(No:Yes)、能否支持多攝像頭場景(No:Yes )、是否可以遠程升級和管理(No:Yes)等均不同。具體就不再贅述。
四、本地擴聲+遠程會議的同步實現(xiàn)
思科終端本身不具備“本地擴聲”功能,故而當培訓室比較大時,還需要構建一個本地音響系統(tǒng)(如下藍框)。這套系統(tǒng)通過其中的“音頻處理器”接入到Codec中,從而實現(xiàn)線上+線下聯(lián)動的功能,具體連接圖如下。